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 简报
  • 2017-09-26 15:36:39
  • 来源:县“双问计”活动办

县文教局以“双问计”促教育改革
开启城乡集团化办学新模式

  我县是山区县、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形轮廓呈条状,西北部深山区最远的乡镇距县城75公里。长期以来,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城乡学校差距较大等问题制约着全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今年以来,县文教局坚持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托“双问计”活动,通过深入基层走访问计、拜访省市积极请教、外出观摩学习经验,广泛寻求破解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锦囊妙计,在全市农村率先探索“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的集团化办学模式,5月25日,灵寿县初级中学慈峪校区揭牌仪式在原慈峪中学举行,开启了城乡集团化办学、共享优质资源的教育新模式,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广泛问计求良策,破解教育难题。坚持问题导向,局主要负责同志,先后深入到全县31所中小学校开展调研问计。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办学质量不高、生源不足、群众满意度较低的慈峪中学,组织相关人员先后7次到该校调研,通过与学校负责同志、教师、学生座谈交流,深入课堂听课,查找问题根源;积极走访生源片区内的慈峪镇和谭庄乡群众、学生家长以及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百余人次,与社会各界群众拉家常、摆问题、寻智囊,共同谋划破解瓶颈、补齐短板的改革思路。同时,积极问计省、市教育部门,并到集团化办学先进地区请教观摩,寻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方”。通过广泛问计、集体会诊、反复研讨、多方论证,最终确定将推进集团化办学作为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突破口,促进全县教育事业优质、协调发展,满足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
  二、创新模式求突破,优化组织架构。制定出台《关于推行初级中学集团化办学的决定》,确立了“兼并重组”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以探索县初级中学集团化办学为试点,组建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将地处丘陵区的慈峪中学并入教育质量、教育资源一流的县初级中学,对其进行优化重组,纳入到县初级中学办学集团,挂“灵寿县初级中学慈峪校区”牌子。原慈峪中学班子成员的领导职务自然解除,对新组建的“灵寿县初级中学慈峪校区”领导班子进行大刀阔斧改革,校长由初级中学校长兼任,新设常务副校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由常务副校长提名推荐,县文教局考察任命。慈峪学区的教学、行政等工作由初级中学本部全面负责,统一领导,慈峪校区常务副校长主管本校区日常工作,对校长负责。教育集团通过采用“一套班子、两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作方式,把县初级中学先进办学理念、高效管理模式、优质师资力量直接输送到慈峪校区,使县城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发生“裂变效应”,在短时间内改变原慈峪中学的落后面貌。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的模式,充分发挥县城优质学校的示范带动效应,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1+1>2”的效果。
  三、注重共享求实效,推进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各项政策保障机制,赋予集团化办学更多的自主发展和内部管理权限,实行人事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评估考核统一的管理模式,通过教师资源共享、教学模式共享、文化活动共享,促进集团本部与慈峪分校区全方位的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创新教师交流考核机制,每年从本部选派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到分校区交流支教,并在职称晋级评聘和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同时,建立统一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绩效工资、职称评聘及考勤纪律等一系列考核评价机制,实行统一考核,激发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新校区组建以来,分校区到集团本部听课22人次,分校区与集团本部开展“同课异构”24人次,集体教研2次;校本部选派7名骨干教师到分校区“送教上门”;校本部选派9名骨干教师交流到分校区任教,分校区4名青年教师到本部交流学习,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创新同步教学模式,在教学计划、教学评估、教学检查、教学进度、教学监测、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等方面统一要求,保持一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中国好课堂”教改项目引入慈峪校区,邀请专家团队到校手把手指导教学改革;县教研室先后5次到分校区听评课,指导教师48人次;筹划为集团本部与分校区采购按装“在线同步互动课堂”设备,实现两个校区之间的远程教学研讨、远程课堂互动。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慈峪校区的操场、宿舍、餐厅、教室等进行升级改造,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创新活动互动方式,在文化活动方面实行同步策划、同步组织、同台竞技。集团组建以来,共同组织举办诗歌朗诵会、合唱比赛、“阳光体育”展示活动、田径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共同提高。
  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打通了城乡学校之间的“资源墙”,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了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缓解了“择校热”现象,破解了上好学校难的突出问题。今年秋季,慈峪校区招收新生人数由以往的100名左右猛增到440名,彻底改变了过去每到升学季,慈峪、谭庄等附近乡镇家长四处奔走、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就读的局面,区域内无一生源外流,受到当地群众普遍赞誉。